【查尔斯河赛艇公开赛】刚刚,这群中国05后再一次震撼世界

2024/10/23 20:59

在全球赛艇圈,流传着“春看泰晤士,秋看查尔斯”的说法,这也让一年一度的查尔斯河赛艇公开赛(Head of the Charles Regatta),成为了所有赛艇人翘首以盼的盛大赛事。


10月18日至19日,刚刚包揽上艇赛两枚冠军奖牌德英乐赛艇队,作为中国首个青少年队伍,也出现在查尔斯河上而就在23年的4月,他们曾出征在比利时举行的第31届国际青少年锦标与欧洲赛艇强国选手同场竞技。


有了此前的历练,此次面对完全陌生航道与赛制的他们毫无畏惧,在国际赛艇最高水平的舞台上,再次彰显中国少年的运动风采



此次出征的德英乐赛艇队由上海闵行万科双语学校、上海浦东万科学校、包玉刚实验学校等19名学生组成,他们分别在四人双桨有舵手、单人双桨和双人双桨比赛中斩获佳绩,刷新了亚洲赛艇的历史

而在比赛之余与赛会主席交流,参加哈佛、MIT科学家的气候变化研讨,参加查尔斯河流保护组织的课题,追星奥运冠军对于这些站在世界级竞技舞台的孩子们来说,无论成绩如何这场旅程就像煽动的蝴蝶翅膀,不断推动着队员们的未来发生微妙变化。


01

中国少年逐浪波士顿

实现0突破!


作为全球最具声望的赛艇赛事之一,查尔斯河赛艇公开赛由剑桥赛艇俱乐部于1965年发起创办,经近60年的发展,已成为全世界参与人数最多、项目最丰富、影响最大的赛艇赛事之一


每个金秋十月的倒数第二个周末,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都会不约而同齐聚波士顿查尔斯河,就是为了在这里留下自己的战绩。在今年的赛场上,首次亮相的德英乐赛艇队少年们,则在这里刷新自己的最好成绩,实现了中国青少年队伍在这场赛事上的0突破。


平均年龄不到15岁的南卓然、耿梓润、张家瑜和李奕瑶组成四人赛艇女子组,以19:23的速度完成比赛,在U19大组别中获得第16名的好成绩,在总计54条艇中排名进入前30%,也可以在U17小组别位列第二,顺利拿下了直升下届查尔斯公开赛的名额。



要知道,不同于国内赛事几个船只排开、静水同时发枪启航的规则,查尔斯赛艇公开赛采用追逐赛规则,每隔15秒出发一艘船,并在行进中出发。
全新的赛制让所有的孩子们既新奇又忐忑,但即便在这样迥然不同的赛场环境,孩子们也毫不畏惧,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,展现出了极强的应变能力和专业素养。
据队员耿梓润回忆,在这种“被追逐的紧迫感以及在超越别人的喜悦中”,她和队友们接连赶超3条赛艇,刷新了队伍的最好成绩。
队员李飞扬则在参赛之余,被一组曾获得奥运冠军的克罗地亚选手圈粉,就算他们年龄偏大了,也能感受到他们的技术和能力,非常值得我学习”。飞扬在赛后还找到对方要了签名,不可谓是他的一大独家收藏。
这类故事还有很多,经过近距离观察全球赛艇精英们的技术动作,队员们认识到差距的同时,更拓宽自己的眼界

对教练张王斌来说,队员们齐心协力、默契配合,互相帮助抬船和装船的场景让他尤为印象深刻。

“在抬船时,虽然很重,但每个人都用尽全力,装卸船的时候,更是展现了团队的协作精神。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角色,大家相互配合,迅速而高效地完成了任务。这种团结一致的气氛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,也加深了队员之间的信任和友谊。”


在和国外选手同场竞技过程中,队员李越细致分享了自己的观察:

国外高水平选手基本上每条艇的转桨入水时机都很早,这就可以很好帮助他们减少前点的流失,在第一时间就可以将激发出来,从而使船走的更快。同时国外选手的力量相对较高,所以蹬腿拉桨的速度感也是非常好的,有的艇只甚至可以听到拉桨的声音,十分干脆有力。

这些专业的小笔记,让她和队员们在技能上收获颇多、精进不少。相较于成绩,更让李越记忆犹新的还有第一天下水试划时的人生体验

“记得那天傍晚天快黑了,(我)在往码头划的路上,每划一桨听到桨与水碰撞的声音,伴随着黄昏的天那时候真的感觉在划船是一种享受。”


相信这一刻,孩子们已沉浸在体育带来的心流中。

据梁海龙教练透露,此次出征孩子们还遇上了桨架装翻、螺丝松动的意外插曲。


面对突发状况,队员们并没有因此惊慌,而是在有限的时间和装备下,冷静地判断形式结合平时训练中的应急方案,成功解决问题继续完成比赛。


有趣的是,虽然教练对孩子们临场应变的表现印象深刻,队员们自己却不以为然。更让他们激动的是现场热烈的氛围,与国外选手的交流,以及那份难以言喻的运动精神



队员刘友真除了分享被外国选手追问动作不同的趣事之外,还赞叹了”波士顿这座城市洋溢着的浓厚赛艇氛围”。


比赛途中的每座桥上都挤满了围观的群众,河岸边更是有每支队伍,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比赛中,真的是感受到了万众赛艇。每当发令枪响起,所有的观众永远会被选手们“更高、更快、更强”的体育精神所打动。



除了赛场上的较量,在赛后与其他队伍的交流中,队员们不仅学习到了国际选手的先进技术和战术,体会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赛艇运动精神。


这些珍贵的时刻让队员牛向东意识到,“不仅仅是关于比赛的胜利,更是关于文化、友谊和体育精神的交流。


在今年的赛场上,包括世界冠军、奥运冠军等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运动员、赛艇业余爱好者再次汇聚在金秋十月的波士顿查尔斯河,共同在蜿蜒的三英里河道上展开一场场紧张激烈的速度与技巧较量。


据不完全统计,此次查尔斯河赛艇公开赛共有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776个俱乐部9000余名运动员参赛,全球40多万赛艇爱好者前来观赛。在很多人心目中,这种级别的赛事早已不仅是一场比赛,更堪称一场视觉与感官的双重享受。


02

“准藤校生”的访学日


都说运动是学习最佳的准备,在此次的波士顿之行中,德英乐教育还为赛艇队队员们安排了学术力满满的藤校访学之旅,从参加哈佛、MIT科学家的气候变化研讨,到参与查尔斯河流保护组织的课题,真实体验了“准藤校生”的一天。

在参访哈佛的活动中,全体队员们与哈佛的三位科学家一道,就关于地质学与气候及水域治理进行研讨。



无论是“岩石中的环境与气候变化”的议题,还是“大气颗粒物污染对气候影响”的探讨,哈佛及MIT三位科学家的学生分享让队员们听得津津有味。

随着探讨的深入,藤校浓厚的学术氛围也让孩子们心生向往,队员李越暗暗为自己“立下了可以为之努力的目标”;队员耿梓润则从哈佛学长学姐的课程理论和设计中获得了很多启发,”收获了许多宝贵的学业建议,感到受益匪浅“。

在随后与哈佛大学赛艇俱乐部深入交流的活动中,队员们学习了世界名校赛艇俱乐部先进的训练理念,体会了哈佛大学160余年积累沉淀的悠久赛艇文化。这让队员牛向东表示“在技术和理念上都有所收获”。

而在MIT的参访中,队员们在MIT学长的带领下参观了校园与学院博物馆,聆听了MIT的发展以及校园里鲜为人知的秘密。



在行程最后一天,查尔斯河流保护组织为学生们带来了查尔斯河治理及保护的课题。

据悉,查尔斯河流域保护组织(CRWA)自 1965 年以来就成为了查尔斯河的代言人,致力于用科学、宣传和法律保护查尔斯河流域。倡导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,通过收集水质数据,进行河流修复,进行教育与外展,促进环境公平。

CRWA的研究员带领学生学习流域基本知识,河流修复、雨水解决方案等流域治理措施,鼓励学生成为水域保护的倡导者。
队员们则在研讨会上分享了自己使用可重复使用的水瓶代替塑料、减少赛事浪费等行动,共同推进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保护。努力在每一次划动中,“驶向更清洁、更可持续的未来”。


赛会官方对德英乐赛艇成员进行采访,并发布在了官网上

03

追星奥运冠军

迷弟迷妹打卡成功


在19号周六的观赛期间,包括慕韶菲在内的一众队员还在现场发现了奥运会男子双人双桨,双人单桨的历史记录保持者——辛科维奇兄弟。

对于冠军们的优异成绩,深爱赛艇的队员们如数家珍。

还记得在2014 年 8 月 24 日,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办的世界赛艇锦标赛男子双人双桨的资格赛中,兄弟俩划出了 5 分 59 秒 72 的成绩,成为历史上首支在 2km 水上赛艇比赛中进入 6 分钟以内的两人队伍。

除此以外,这俩人还曾在2016 年里约奥运会上获得男子双人双桨项目的金牌,2021 年东京奥运会获得男子双人单桨无舵手项目的金牌等。

孩子们拿着奥运金牌的签名,再也没有了赛场上的沉着与冷静,各个不迫不及待地与他合影留念。

除了与奥运冠军握手、签名、合影的偶遇,俱乐部特别邀请了查尔斯赛艇比赛的前赛会主席Frederick Schoch,服务查尔斯赛艇赛30年的他今年刚刚卸任,此次专门前来与德英乐赛艇队的成员们悉心交流。


正是在Frederick的精心经营与不懈努力下,查尔斯赛艇比赛从最初仅有几百人参与的规模,逐步发展壮大,直至如今拥有数万人参与的宏大场面。

队员们也通过这次珍贵的机会,独家了解了赛事的组建历史,以及Frederick推动赛事商业化、影响力的背后故事。







运动既是人生竞争的提前演习,也是孩子们获得自信与激情,规则与公正,合作与成长的快速通道

亲爱的队员们,在你们未来丰盈的人生舞台上你或许会遗忘今日赛场上的输赢,但请记住这几日拼搏与坚毅、激昂与青春的心情。

它会在未来的日子时常提醒你:

The world is my oyster, which I with sword will open”。

德英乐赛艇队出征人员名单


向上滑动阅览


队员

蔡睿轩 南卓然 李奕瑶 吴耀孺

熊亦飞 李承逾 刘友真 慕韶菲

顾怡悦 周子安 万思逸 李飞扬

李   越 张家瑜 王睦言 娄钊宁

耿梓润 牛向东 黄天笑


教练:张王斌、梁海龙


-END-

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德英乐DTD